醫保改革引風波 個人到底吃沒吃虧?醫保改革合理不合理?
連日來,全國多地的醫保改革新政落地,引起陣陣波瀾。很多人認為,個人醫保賬戶的錢少了、報銷有門檻了,個人“吃了虧”。
本輪醫保新政對老百姓意味著什么?我們應如何對待這一問題?
改革后吃虧了?
老人比年輕人感受更明顯
頂端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,多地“門診共濟”政策的規定基本一致:在職職工方面,一是因個人繳納的醫保費用計入個人賬戶的錢被削減等原因,導致個人賬戶余額大幅減少,二是單位繳納的醫保費用,全部計入統籌賬戶;退休人員方面,也因為劃入方式和比例的改變,導致個人賬戶余額大幅度降低。
總之,醫保新政造成了一個直接結果:醫保卡中個人賬戶上的錢變少了。且部分地區的靈活就業人員,不再建立個人賬戶。這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。
其實,本輪醫保改革的政策設定不止這些。2月10日,頂端新聞記者采訪了兩位鄭州市民。
“前段時間我治療齲齒,就用了這個門診報銷。”說起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(以下簡稱:門診共濟),在鄭州某企業工作的高先生深有體會,“其實,要不是去拔牙,我也不知道到門診看病還能報銷了。”
高先生花費的醫療費用共計1936.45元,因其是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就診,故需按照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醫在職職工報銷55%來計算。
根據上述醫院門診繳費憑證顯示,高先生此次門診就醫的花費,由醫保統籌支付1006.65元,高先生個人醫保賬戶支付了929.80元。
與高先生一樣,因就診得知或至今仍不知道門診共濟的,還大有人在。事實上,河南省已從2022年7月1日起,在全省全面實施職工門診共濟保障,而對此政策感受較為明顯的,則以老年人為主,劉先生就是其中一位。
“我閨女醫保卡里的錢幾乎沒花過,取也取不出來,不過,現在我能用她的卡。”劉先生患有慢性病,每個月醫保賬戶的錢多數用來買藥,但凡再有個其他就醫需求,往往只好自掏腰包,“門診能報銷,而且還能用子女的醫保卡,這點還挺好。”
虧了還是沒虧?我們來算筆賬。
假設一位鄭州退休人員每月養老金為4000元。若按照以前的標準,其每個月的醫保賬戶會收到4000*4.5%=180元,而實施門診共濟后,其每個月醫保個人賬戶收到的費用,調整為人均養老金*2%,根據網上數據顯示,2021年河南職工人均養老金為3278元,這樣一來,其每個月醫保個人賬戶收到的費用就會變為3278*2%=65.56元。
如果其因頸椎病到某三級醫院門診就醫,發生可報銷費用3000元。按照門診共濟政策,除去起付費(又稱門檻費)40元,按三級醫院55%的報銷比例,可報銷(3000-40)元*55%=1628元。雖然其個人賬戶少劃入約1400元,但其享受待遇卻多了200多元。
而按照武漢門診共濟的政策,假如在職職工李先生年收入8萬元,患有慢性病。他在某二級醫院門診就醫,發生可報銷費用4000元,除去起付線700元,按二級醫院60%的報銷比例,可報銷(4000-700)元*60%=1980元。雖然門診共濟后,李先生個人賬戶少劃入1360元,可他享受的待遇卻多了620元。
參保人員賬戶積累差距大
風險防范機制并非收入分配機制
“退休人員感受比較強烈,因為能看到的是個人賬戶里錢少了,感覺自己的待遇受了影響,畢竟很多人覺得錢在自己賬戶里的,才是自己的。”某中部省份醫療系統人士稱,門診共濟,是通過將普通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,減輕參保人員特別是老年人門診醫療費用負擔,進一步強化醫保基金的保障功能,提升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。
在他看來,醫保部門想要的,是實現“統籌基金管大病,個人賬戶管小病”,而之所以提出門診共濟,是因為原來的職工個人賬戶不具有共濟性。“年輕人醫保賬戶里的錢幾乎都是越存越多,很少往外出,可老年人的賬戶很多都不夠花”,這就造成參保人員之間積累的賬戶結果差距很大。
當然,醫保基金支付壓力大也是另一重原因,比如有些省份剛到第四季度,醫保基金就已出現超額支付。
“個人賬戶減少是改革的必然結果,但個人賬戶減少并不意味著保障會打折,而是放到了共濟的大池子里,保障不會丟。”上述人士補充道。
另有業內人士從社會保險的基本理念進行分析。其認為,風險防范機制不是收入分配機制,其強調防范社會風險的作用,是救命錢。而個人賬戶錢數的多少,可能眼下對個體來說有收入多少的差別,但從制度上來講,共濟保障更具有風險防范功能。
“有人說不該讓個人賬戶買單,但其他辦法又是什么呢?”上述業內人士表示,不管是提高醫保繳納費用,還是增加政府在社會保險方面的投入,都只會增加企事業單位以及財政負擔,“政府財政在社保這塊投的多,那必然在其他部分就會減少。”
“從長遠來看,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是個好事,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。”他說。
責任編輯:hnmd004
- 醫保改革引風波 個人到底吃沒吃虧?醫保改2023-02-13
- 基金經理稱千萬資產是窮人 公司回應 上海2023-02-13
- 最資訊丨跨國公司高管正陸續返回中國,蘋果2023-02-13
- 當前報道:BIPV、光伏組件項目入選!山東泰2023-02-13
- 【速看料】兩市融資余額減少21.77億元2023-02-13
- 全球看點:地面電站2GW,整縣推進項目0.3972023-02-13
- 世界通訊!今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65萬2023-02-13
- 天天熱點!分布式大EPC均價3.96元/W!集中2023-02-13
- 環球最新:國民技術等23股獲陸股通增倉超20%2023-02-13
- 【天天新要聞】市值蒸發近1200億美元后,消2023-02-13
- 茶顏悅色“罰站式”取餐引吐槽 讓顧客獲得2023-02-13
- 三力士:公司創始人、控股股東、實控人之一2023-02-13
- 多地發布學位預警 學位為何仍會“擠破頭”2023-02-13
- 烏拒絕與俄“無條件”談判 沖突還要兩年結2023-02-13
- 天天熱頭條丨水熊蟲的天敵是什么?水熊蟲的2023-02-13
- 羊力大仙為什么有冷龍?羊力大仙的冷龍哪來2023-02-13
- 10000億元的跑車到底有沒有面世?未來奔馳2023-02-13
- 全球觀天下!比干是什么朝代的人?比干的故2023-02-13
- 天天快訊:加納果和蘋果有什么區別?加納果2023-02-13
- 世界上最大最粗的腿是誰?世界上最大最粗的2023-02-13
- 十大最萌的魚分別是什么魚?十大最萌的魚資2023-02-13
- 熱訊:世界上最危險的硫酸湖是什么湖?為什2023-02-13
- 古代超文明真的存在嗎?有哪些古代超文明事2023-02-13
- 波蘭斯基為什么這么慘?波蘭斯基人生經歷是2023-02-13
- 廣西南寧房貸年齡期限可延長至80歲?多家銀2023-02-12
- 港股券商耀才證券首先宣布:2月16日起關閉2023-02-12
- 中國(汕尾)海洋經濟產業大會舉行2023-02-12
- 天天頭條:中國石油廣東石化項目順利投產2023-02-12
- 世界熱消息:我國進入長壽時代,2050年80歲2023-02-12
- 每日快報!重慶今年將為18萬名初二女生免費2023-02-12